读研还是直接就业,要脚踏实地理性决策
2024-05-21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
2月26日,2024年考研初试成绩及国家线开始陆续公布。尽管此次考试报名人数迎来了8年来首降,但预估录取率不会超过30%,竞争依然很残酷。在社交媒体上,考研国家线登上热搜,没考上的人难免失落,考上的也只是暂时“上岸”,并非一劳永逸,接下来是几年的学习阶段,未来就业也存在不确定性。种种复杂心态影响下,学历与能力之辩不出意外又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。
围绕2024年考研话题的讨论,此前主要是针对报名人数。教育部官网消息显示,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,相比2023年的474万下降了36万。而根据历史数据分析,从2015年起,考研报名人数逐年递增,从2015年的164.9万人上涨到2023年的474万人。考研报名人数在连续8年增长后首次下降,主流解读认为,这说明大家越来越理智,要不要读研,值不值得读研,还得看个人情况,过去那种单纯为了就业而追求学历提升的现象逐渐退潮。
考研热度比肩高考,足以看出其社会影响之大。不过,教育完成后迟早面临就业,决定读研的吸引力归根结底还要看大家对于就业的预期。当这种预期发生变化,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热情肯定会随之变化。不同的人考研动机会有差异,有的人有志于学术,所以要迈开这一步,读研之后可能还要读博;而有的人则是顺应趋势,觉得现在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竞争力变弱,研究生学历尚存一定优势。
数据显示,2010年,毕业3年内的硕士生工作收入相当于全国居民人均收入的3.34倍,而到了 2020年,这一数据略微下滑至3.19倍。与大专、本科相比,硕士学历在毕业3年内的薪资优势相对维持得较好。但这种趋势显然不可能一直保持。社会上的研究生越来越多,而且,有点特殊的在于,研究生学历属于不上不下,在就业市场上,本科算是一个门槛,而硕士研究生相对本科来说优势并不大。尤其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,人才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状况,“学历贬值”现象更为明显。高学历尽管有一定优势,但如果考虑到学习期间的投入,性价比就显得不那么高了。
近年各种高学历低就业现象频发,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就业市场的变化。正是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,对于要不要考研,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不少讨论。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,这个问题显然没有标准答案。可以确定的是,考研注定只是一种人才成长之路,如果把它作为就业的赌注,势必面临非常大的风险。
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,充分权衡个人的实际情况,才能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。从就业角度看,一个有能力的人肯定能在职场上有竞争力,反倒是单纯依赖学历,在职场上很难有长远发展。学历与能力两者并不矛盾,但获得学历的目的是提升能力,这个逻辑关系一定要搞明白。

猜你喜欢

“初二三不出,到头一场空”,二月初二龙抬头,“三不出”指啥?


台风雨太大了!为何“一日台风三日水”?粤东的雨要下多久?


美团-W(03690)7月24日斥资799亿港元回购700万股


3月18日能辉科技发布公告, 其股东减持902万股


专业配资公司:撬动财富杠杆,稳健投资致富之路?


体验真实股市!手机版模拟炒股游戏,尽在掌握


正元转02上涨057%,转股溢价率7308%


港股异动 农夫山泉(09633)反弹涨超5% 控股股东养生堂拟增持不超过20亿港元H股股份


德国铁路公司与火车司机工会达成临时协议 火车司机罢工将提前结束


518炒股软件:靠谱还是陷阱?


一季度人均消费支出破万,为什么是这四地?


中国太保快速应对贵州黔西市游船倾覆事故


民营企业外贸业务调查:向“新”而行 热盼营商环境日臻完善


心梗来临前的 6 个预警信号!记住这些,关键时刻能救命!_症状_患者_冠状动脉


美股异动 发行125亿美元可转换优先票据 AMC网络(AMCXUS)跌超25%


展车“出逃”闲鱼背后,原来是车企销售引流的“新点子”


董监高责任险发展如何行稳致远?


10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5000万元


时隔两年首次出手拿地,金地的举动传递出什么信号?


交易系统3要素!小资金1个月翻10倍的交易系统密码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