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外贸之石 雕内销“美玉”
2025-05-29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
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 张淑贤
全球贸易壁垒高筑、关税战硝烟弥漫之际,我国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已从“选择题”变为“必答题”。这不仅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权宜之策,更是顺应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。
对外贸企业而言,当下最需要做的是拿出“中国制造”的硬核底气,将深耕国际市场积累的经验,比如精益化的生产能力、全球化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以及精准市场定位的分析能力等,化作开拓内销市场的有力武器——借“外贸之石”,雕内销市场的“美玉”。
眼下,国内大型商超、电商平台纷纷抛出“橄榄枝”,通过展销、采购计划等方式助力外贸企业去库存。这些雪中送炭的帮扶,让困境中的外贸企业获得喘息的机会。但外贸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去库存只是转型的起点,要想真正扎根国内市场,还需在市场定位、产品策略、品牌建设等领域开展系统性变革。
当务之急是转变思维,在内销产品适配方面下功夫。长期以来,外贸企业依据出口订单进行标准化、规模化生产,生产模式与国内市场差距较大。转战内销,要打破固有思维,捕捉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,从产品的本土化改造着手,实现从“按单生产”到“按需定制”的转变。
再者,品牌建设不可或缺。不少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,多从事贴牌代工,品牌建设意识淡薄。但在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下,品牌已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依据。外贸企业应加大品牌投入,讲好品牌故事。唯有打造出具有辨识度的自主品牌,方能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。
渠道拓展同样关键。外贸企业往往依赖国外采购商与展会等渠道获取订单,内销渠道建设经验不足。国内销售渠道多样,线上电商平台、直播带货风头正劲,线下商超、专卖店星罗棋布,企业应构建多元化渠道体系,让产品方便触达国内消费者。
服务能力亦应是发力重点。国内消费者对售前咨询与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较高。外贸企业需补齐服务短板,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,快速响应消费者咨询、退换货等需求。
值得期待的是,在国内14亿人口的消费群体、每年近50万亿元的消费市场加持下,外贸企业持续打磨核心竞争力后,必将找到打开国内市场的“金钥匙”!

猜你喜欢

澳洲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 或不急于迅速转向宽松


新民随笔|东方之美“穿”出去


易维哲:黄金仍然偏强,原油可能还有下跌空间


被遗忘的太空猫


中欧债券基金提前截止募集


通光转债上涨207%,转股溢价率17241%


深中通道全线路面施工冲刺,中山翠亨新区衔接路网建设提速


振华新材(688707)5月29日主力资金净买入57841万元


AI治病,有胆你就来


5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


中国太保快速应对贵州黔西市游船倾覆事故


民营企业外贸业务调查:向“新”而行 热盼营商环境日臻完善


心梗来临前的 6 个预警信号!记住这些,关键时刻能救命!_症状_患者_冠状动脉


美股异动 发行125亿美元可转换优先票据 AMC网络(AMCXUS)跌超25%


展车“出逃”闲鱼背后,原来是车企销售引流的“新点子”


董监高责任险发展如何行稳致远?


10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5000万元


时隔两年首次出手拿地,金地的举动传递出什么信号?


交易系统3要素!小资金1个月翻10倍的交易系统密码?


4月27日周大福黄金价格1028元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