价格跳水一年后,存储芯片将迎“开年第一涨”
2024-03-11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一边减产,一边涨价,存储芯片行业正在走出寒冬。
据《台湾电子时报》报道,三星、美光两家存储芯片大厂,日前正规划在2024年一季度将DRAM芯片价格调涨15%-20%,从1月起执行。市场上部分厂商已收到了三星的涨价预告。
“存储三巨头”中的另一家SK海力士去年10月已官宣涨价,计划将卖给厂商客户的DRAM、NAND Flash芯片合约价上调10%-20%。
存储芯片主要由DRAM(动态随机存取内存)、NAND Flash(闪存)两大类构成,广泛用于固态硬盘、内存条等智能手机及个人电脑等存储设备。由于存储芯片常年占据半导体领域20%以上的销售额,其价格走势也被行业视作市场的风向标。
如今芯片厂带头调涨合约价后,金士顿、西部数据、东芝这一类存储设备商采购芯片的成本相应变高,不得不跟进涨价。当涨价潮从上游延伸到下游,消费者需要花比去年更多的钱购买存储设备。
界面新闻了解到,金士顿已通知国内代理商提高旗下存储产品的上市价格,包括内存条与固态硬盘,固态硬盘(NAND FLash为主)1月3日的线下市场开盘价较前日上涨了3元到10元不等。
半导体行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统计的最新数据也显示,市场出货最多的几款DRAM内存条产品型号今日的价格均有微幅上涨。
存储市场新年伊始的这次上涨并非由需求复苏拉动,而是靠芯片厂过去一年执行的减产计划强势扭转而来。
2022年,存储芯片价格因供过于求出现历史级下跌。那年三、四季度,DRAM、NAND Flash遭遇价格腰斩,单季度营收大幅降了三成左右。芯片卖不出去,三星等芯片厂也不得不选择降价。
这种直线滑坡的趋势延续了整整一年,直接带崩芯片厂的业绩。2023年前三季度,三星营业利润亏损高达90.42%,其中半导体业务部门是重灾区,SK海力士、美光也双双跌破了公司经营的历史亏损纪录。
tyle="font-L"> 经历过长时间的价格跳水后,“不再亏本卖芯片”已是芯片大厂的共识。三星、美光、SK海力士三家公司每年出货量占据了全球95%的市场份额。从去年开始,三巨头纷纷通过减产、砍订单来应对“寒冬”,等待客户库存消耗至正常水平后市场价格回涨。
高盛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披露,三星2023年已将DRAM、NAND Flash芯片产量削减了20%至25%,其减产计划据悉将一直执行到今年第二季度,直至芯片业务彻底回归盈亏平衡。SK海力士、美光也被曝在内部设置了DRAM、NAND芯片价格止跌回升的“盈亏平衡红线”,跟进减产的同时等待复苏。
据摩根士丹利此前估算,2023年一季度,全球半导体供应链(包括制造商、分销商和客户)手上握有的芯片总库存预期可用258天。若以芯片厂减产与客户库存消耗的常规速度计算,2023年底至2024年初,行业有望迎来拐点。
不过眼下智能手机、电脑与平板等消费电子产品尚未彻底走出低谷,存储市场的供需平衡点何时到来难以准确预计。好在行业依靠芯片厂减产拉价止住了跌势,拐点已经浮出水面。去年三季度,DRAM、NAND FLASH的厂商合约价格未发生明显变化,TrendForcre预测到四季度会彻底由跌转涨,2024年则在此基础上缓慢回归到正常状态。
股市回暖,抄底炒股先开户!智能定投、条件单、个股雷达……送给你>>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责任编辑:欧阳名军

猜你喜欢

51岁男子深夜离世,晚上尽量不要做这几件事,避免加大脑梗风险


比亚迪公布国际专利申请 “基于双向通信的配对方法、影音娱乐系统”


中国中药: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579% 拟每股合计派息00865港元


2000亿龙头涨超8%!光伏概念股集体活跃,硅价渐稳或释放需求,这一领域也有望受益


通光转债上涨207%,转股溢价率17241%


诚迈科技(300598SZ)发上半年业绩,净亏损55547万元


日股为何高位跳水?机构解盘:并非毫无征兆 下调后市预期!


广东高校花样年夜饭暖胃又暖心,你想吃哪家?


莫斯科音乐厅袭击事件已致40死 白宫官员:没迹象表明乌方参与此次事件


【12315投诉公示】安踏体育新增15件投诉公示,涉及其他投诉问题等


时隔两年首次出手拿地,金地的举动传递出什么信号?


交易系统3要素!小资金1个月翻10倍的交易系统密码?


4月27日周大福黄金价格1028元克


日股为何高位跳水?机构解盘:并非毫无征兆 下调后市预期!


5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


为何不收购万和证券剩余392%股份?国信证券答深交所问:将划转财政充实社保基金


中国太保一季度净利下降18%,拟回购不超过1%股份


4月9日香港谢瑞麟黄金价格33150港币两


七 匹 狼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:“一种抗菌陪宠棉弹织物”


中国国航: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0023亿元,同比下降011%;净亏损2044亿元,去年同期净亏损1674亿元
